针对“十一五”期间中国塑料产业的发展政策和步骤等问题,与会者围绕“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实现塑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畅所欲言。这里选登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中国塑料产业的市场需求和合成树脂的生产规模都进入了高速发展期,2002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位,很快将超过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塑料生产大国。但在能源紧张、石油涨价和安全供给、环境限制及国外产品竞争的诸多压力下,保持高速增长难度不小。
中国塑料产业的比较优势有:劳动成本低于发达国家,人员素质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树脂合成、塑料改性、助剂、塑机模具、加工应用等完整产业链及相应基础;国内市场前景广阔,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等。
中国合成树脂消费总量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消费量仅为中等发达国家的15—14,达到其水平还需要20年—30年,这为塑料产业提供了可观的发展空间。
同时也要看到:缺乏自主核心技术,使得中国塑料制品档次低,附加值低,产品竞争力弱;石油价格的高位运行影响产品成本,原油对外依存度过重;中国是世界上污染严重的国家之一。
今后几年,中国塑料市场的需求量仍然会保持8%—10%的速度增长,树脂生产能力会继续快速增长;随着原油对外依存度的提高,石油化工产业将加大天然气化工、煤化工和生物化工发展的力度,以减轻原油供应的压力,还可开发一些非石油原料生产塑料技术。以节约资源、有利环境为前提,回收利用废旧材料和无害化处理将成为塑料工业的战略性课题。
新世纪,中国经济面临如下课题: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多种产品总产量居世界首位,人均产量仍偏低;资源能源人均保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技术水平导致相同生产过程的高物耗、高能耗;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状况恶化等等。
转向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需。它能实现自然资源利用率最大化、环境污染最小化,并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这涉及科技、教育、法律、道德等领域,完全从市场经济中自发产生将十分艰难,更需要政府、社会各种力量的参与。
循环经济的工程科学内涵有:初级资源循环利用型,如废纸、金属、玻璃循环利用;“生产者—分解者”构成循环利用型,发展清洁分解(家电、车、船)工业;产品的“再制造—再利用”型,如轮胎、发动机壳产业;生态产业链延伸、综合利用和区域集成优化型,如生态产业园区建设;由“物理—化学—生物学”结合的资源循环利用型。
生态工业工程追求资源、能源、环境和效益的统一,这也是循环经济的核心问题。向自然生态系统学习,构建生态产业系统,需要以“不消耗石油的石化工业”、“互利共生工艺、区域集成优化”等新理念指导生态化学工程创新。
从2000年到2005年,我国塑料制品规模以上企业产量从1035.8万吨增加到2198.6万吨,年均增长16.24%。塑料行业发达地区重点分布在东南沿海省市,产业的集群效应十分明显。去年,塑料合成树脂消费量达4330.4万吨,工程塑料在汽车、电子电器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拓展,年均增长量仍保持在30%以上。
我国从事塑料再生的企业有1万多家,绝大部分为小企业;回收、加工网点遍布全国各地,年回收处理废弃塑料600多万吨,已形成一批较大规模的再生塑料回收交易市场和加工集散地。
但目前塑料再生利用状况堪忧。塑料包装消费量是再生塑料的主要来源,据估计,至少80%的塑料包装制品在一年内被废弃,而对塑料实际消费量的回收率约为22.6%。
我国自有再生资源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需要进口再生塑料。去年,进口再生塑料达495.7万吨,同比增长21%。这一方面缓解了资源供给矛盾,但也存在多方面问题:进口风险加大,一些国外不法商人将无法重新回收利用的废塑料出口牟利,严重污染我国环境;废塑料的进口市场混乱,不合规范要求的废塑料再生过程对国内环境和公共健康构成危害。
聚烯烃树脂作为重要的合成材料之一,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及国民消费水平提高。我国是合成树脂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也是最大的合成树脂进口国,目前聚烯烃产量所占比例已近60%。
2006年及之后5年间,合成树脂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还将持续,前景依然看好。如何以技术再发展为前提,建立可持续、健康、和谐发展的中国聚烯烃产业,是需要共同探讨的课题。
从国内需求及中石化所具有产能与技术看,聚烯烃产业的发展空间最大,是具有较强优势的领域,通过合理的扩能改造和有效布局可以实现持续发展。根据资源及目标市场的集中度,充分发挥一体化优势,目标锁定在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做好量与质的协调发展。
“十一五”期间,中石化确立的石油化工主业发展的主体思路是:贴近资源、贴近市场,向区域化、集群化发展;突出发展烯烃、芳烃以及三大合成材料等主营业务;继续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改造,全面提升竞争力。抓紧扩大合成树脂的生产能力,预计新增产能700万吨/年左右,到2010年总产能将达到1500万吨/年。
绿色塑料指对人类无害、对环境无公害的塑料产品。聚丙烯(PP)由于其结构与人类生命三元素C、H、O息息相关,且无论回收或燃烧皆符合环保需求,故可被称为绿色塑料。它具有极佳可塑性,耐温耐撞击,又是比重最轻的塑料,可作塑代钢、塑代木的最佳材料。如可作为轻量化要求的汽车材料,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环保的医疗器材、家电产品等等。
绿色塑料的前景无量。以汽车产业中塑料应用为例,目前,要求汽车制造厂的轻量化,2003年美国车厂平均燃料费用效率目标是车重量减轻8%,平均要求每年减轻车重0.3%。汽车上使用的塑料,用量高的零部件计有保险杠、前水箱护罩、仪表板、中控台、车灯座罩、门饰板、扰流板灯七大类,占总用量约六成。
2004年中国与全球轿车塑料用量占整车重量对比为:红旗占7.5%,桑塔纳占6.5%,日本轿车平均占7.5%,北美轿车平均占13%,欧洲轿车平均占12%。到2006年,欧美车种塑料用量已占车重的14%。
在汽车轻量化应用中,铝合金车架约占汽车总重量的30%;随着轿车中塑料用量的不断提高,PP材料占塑料比例将达到50%—60%。
中国聚烯烃市场的巨大需求及其强劲发展趋势,使我国成为世界聚烯烃生产巨头争夺的焦点,“十一五”期间,国内聚烯烃的产能和需求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国内乙烯产能年均增长14.7%,需求年均增长7.2%,其中2006年的产能将达到820万吨。
我国聚烯烃工业发展特点为:未来国内需求增长有所减缓,但仍是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劳动力和固定投资成本低;替代进口,但仍需进口大量产品,出口能力弱;能源价格对聚烯烃生产和销售价格存在显著影响;国内宏观政策以及外部的限制有时会影响聚烯烃工业的正常发展。
从国内企业竞争力来看,中国化工产品缺口较大,对外依存程度达50%左右,为中国化工发展提供了空间;拥有不断扩大的化工市场,拥有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基础设施费用,与新加坡和美国等进口产品相比,仍然具有100—150美元吨的竞争优势,国外大的石化公司不断进驻中国市场;近几年,化工效益较好,刺激了国内大型化工项目的扩建热情,国内产能将继续保持较快数量增长,远高于国内需求增长速度。
圣诞节到了,想想没什么送给你的,又不打算给你太多,只有给你五千万:千万快乐!千万要健康!千万要平安!千万要知足!千万不要忘记我!
不只这样的日子才会想起你,而是这样的日子才能正大光明地骚扰你,告诉你,圣诞要快乐!新年要快乐!天天都要快乐噢!
奉上一颗祝福的心,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愿幸福,如意,快乐,鲜花,一切美好的祝愿与你同在.圣诞快乐!
看到你我会触电;看不到你我要充电;没有你我会断电。爱你是我职业,想你是我事业,抱你是我特长,吻你是我专业!水晶之恋祝你新年快乐
如果上天让我许三个愿望,一是今生今世和你在一起;二是再生再世和你在一起;三是三生三世和你不再分离。水晶之恋祝你新年快乐
当我狠下心扭头离去那一刻,你在我身后无助地哭泣,这痛楚让我明白我多么爱你。我转身抱住你:这猪不卖了。水晶之恋祝你新年快乐。
风柔雨润好月圆,半岛铁盒伴身边,每日尽显开心颜!冬去春来似水如烟,劳碌人生需尽欢!听一曲轻歌,道一声平安!新年吉祥万事如愿
传说薰衣草有四片叶子:第一片叶子是信仰,第二片叶子是希望,第三片叶子是爱情,第四片叶子是幸运。 送你一棵薰衣草,愿你新年快乐!
上一篇:节能减排丨节约用电 从我做起! 下一篇:一起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