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热媒性质不同,采暖体系可分为热水采暖体系、蒸汽采暖体系、热风采暖体系和烟气采暖体系等。热水采暖体系的热能运用率较高、运送时无效丢失较小、散热设备不易腐蚀、运用周期长、散热设备外表温度低且契合卫生要求,并且体系操作便利、运转安全、易于完成供水温度的会集调理、体系蓄热才能高、散热均衡、适于远间隔运送。因而,枟暖通空调规范枠规则民用修建应选用热水采暖体系 。
热水采暖体系按循环动力的不同,可分为天然循环采暖体系和机械循环采暖体系 ;依据热媒的温度不同 ,可分为高温热水、中温热水、低温热水采暖体系等。现在运用最广泛的是机械循环低温热水采暖体系 。
图 1.1为天然循环热水采暖体系的作业原理图。图中假定整个别系有一个加热中心(锅炉)和一个冷却中心(散热器),用供、回水管路把散热器和锅炉衔接起来。在体系的最高处衔接一个胀大水箱,用来包容水受热胀大而增加的体积和扫除体系内的空气。在体系作业曾经,先将体系内充溢水,水在锅炉中被加热后密度减小,向上浮升,经供水管道流入散热器。在散热器内热水被冷却,密度增加,再沿回水管道回来锅炉 。在水的循环活动过程中,供水和回水因为温度差的存在 ,发生了密度差,体系就是靠供回水的密度差作为循环动力的,这种体系称为天然(重力)循环热水采暖体系。剖析该体系循环作用压力时,疏忽水在管路中的水冷却,假定水温只是在锅炉和散热器两处发生变化。
从式(1.1)中能够看出,天然循环作用压力的巨细与供水、回水的密度差和锅炉中心与散热器中心的笔直间隔有关。低温热水采暖体系,供回水温度必定(如95℃/70℃ )时,为了进步体系的循环作用压力,应尽量增大锅炉与散热设备之间的笔直间隔。但天然循环体系的作用压力都不大,作用半径一般不超越50m。天然循环采暖体系比较简略,不用耗电能,水的流速小,无噪声,运转和保护办理较为便利 。
图1.2所示是天然循环热水采暖体系的两种首要办法。上供下回式体系的供水干管敷设在所有散热器之上,回水干管敷设在所有散热器之下 。
在天然循环体系中,水的循环作用压力较小,流速较低,水平干管中水的流速小于0.2m/s ,而干管中空气泡的浮升速度为0.1~0.2m/s。立管中气泡的浮升速度约为0.25m/s ,一般超越了水的活动速度,因而空气能够逆水流方向向高处集合,经过胀大水箱扫除 。
天然循环上供下回式热水采暖体系的供水干管应顺水流方向设下降斜度,斜度值为0.005~0.01。散热器支管也应沿水流方向设下降斜度,斜度值应不小于0.01,以便空气能逆水流方向上升,集合到供水干管最高处设置的胀大水箱后被扫除 。
回水干管应有向锅炉方向下降的斜度,以便于体系中止运转或检修时能经过回水干管顺畅泄水。当采暖体系很大时,需求的作用压力也大,挑选天然循环体系就满意不了要求,这时应选用机械循环采暖体系。
1—总立管;2—供水干管;3—供水立管;4—散热器供水支管;5— 散热器回水支管;6—回水立管 ;7—回水干管 ;8—胀大水箱衔接收 ;9—充水管(接上水管) ;10— 泄水管(接下水道) ;11— 止回阀
(2)一般宜选用上供下回式,锅炉方位应尽或许下降,以增大体系的作用压力。
假如锅炉中心与底层散热器中心的笔直间隔较小时,宜选用单管上供下回式重力循环体系,并且最好是单管笔直串联体系。
(3)不管选用单管体系仍是双管体系,重力循环的胀大水箱应设置在体系供水总立管顶部(距供水干管顶标高300~500mm处)。供水干管与回水干管均应具有0.005~0.01的斜度,坡向胀大水箱。衔接散热器的支管,亦应依据支管的不同长度,具有0.01~0.02的斜度,以便使体系中的空气能会集到胀大水箱而被排至大气。
机械循环热水采暖体系设置了循环水泵,靠泵的机械能使水在体系中强制循环。这尽管增加了运转办理费用和电耗,但体系循环作用压力大,管径较小,体系的供热规模广。图 1.3所示为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式体系,体系中设置了循环水泵 、胀大水箱 、集气罐和散热器等设备。
1—热水锅炉;2—散热器;3—胀大水箱;4—供水管;5—回水管;6—集气罐;7—循环水泵
(1)循环动力不同。机械循环体系靠水泵供给动力,强制水在体系中循环活动。循环水泵一般设在锅炉进口前的回水干管上,该处水温最低,可防止水泵呈现气蚀现象。
(2)胀大水箱的衔接点和作用不同。机械循环体系胀大水箱设置在体系的最高处,水箱下部接出的胀大管衔接在循环水泵进口前的回水干管上。其作用除了包容水受热胀大而增加的体积外,还能安稳水泵进口压力,确保采暖体系压力安稳。
(3)排气办法不同。机械循环体系中水流速度较大,一般都超越水中别离出的空气泡的浮升速度,易将空气泡带入立管引起气塞。所以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式体系水平敷设的供水干管应沿水流方向设上升斜度,斜度宜选用0.003,不得小于0.002。在供水干管结尾最高点处设置集气罐,以便空气能顺畅地和水流同方向活动,会集到集气罐处扫除。回水干管也应选用沿水流方向下降的斜度 ,斜度宜选用0.003 ,不得小于0.002,以便于泄水 。
采暖工程中,按供回水干管安置的办法不同,热水采暖体系可分为图1.4所示的上供下回式、上供上回式、下供下回式和下供上回式体系。此外,还有中供式体系 。
供、回水干管别离设置于体系最上面和最下面,安置管道便利,排气顺畅,是用得最多的体系办法。如图1.4(a)所示 。
供、回水干管均坐落体系最上面。采暖干管不与地上设备及其他管道发生占地对立,但立管耗费管材量增加,立管下面均要设放水阀。这种体系首要用于设备和工艺管道较多、沿地上安置干管发生困难的工厂车间。如图1.4(b)所示。
供、回水干管均坐落体系最下面。与上供下回式比较,供水干管无效热丢失小,可减轻上供下回式双管体系的笔直失调(沿笔直方向各房间的室内温度违背规划工况称为笔直失调)。上层散热器环路重力作用压头大,但管路亦长,阻力丢失大 ,有利于水力平衡;顶棚下没有干管,比较漂亮;能够分层施工,分期投入运用。底层需求设管沟或有地下室以便于安置两根干管,要在顶层散热器上设放气阀或空气管扫除空气。如图1.4(c)所示。
供水干管在体系最下面,回水干管在体系最上面。假如供水干管在一层地上明设时,其热量可加以运用,因而无效热丢失小。与上供下回式比较,底层散热器平均温度升高,然后削减底层散热器面积,有利于处理某些修建物中一层散热器面积过大而难以安置的问题。立管中水流方向与空气浮升方向共同,在四种体系办法中最有利于排气。当热媒为高温水时,底层散热器供水温度高,回水静压力也大,有利于防止水的汽化。如图1.4(d)所示 。
如图1.5所示,它是供水干管坐落中问某楼层的体系办法。供水干管将体系笔直方向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体系可为下供下回式体系(图1.5(a)的上半部分)或上供下回式体系(图1.5(b)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体系则为上供下回式体系。中供式体系可减轻笔直失调,但核算和调理都比较费事。
按散热器的衔接办法将热水采暖体系分为笔直式体系和水平式体系。笔直式采暖体系是指不同楼层的各散热器用笔直立管衔接的体系,如图1.6(a)所示。水平式采暖体系是指同一楼层的散热器用水平管线(b)所示 。
1— 供水干管;2— 回水干管;3— 水平式体系供水立管;4— 水平式体系回水立管;5— 供水立管;6— 回水立管;7—水平支路管道;8— 散热器
水平式体系可用于共用修建楼堂馆所等修建物。用于住所时便于规划成分户热计量的体系。设有胀大水箱时,水箱的标高能够下降,便于分层操控和调理。用于共用修建如水平管线过长时简略因胀缩引起漏水,因而要在散热器两边设乙字弯,每隔几组散热器加乙字弯管补偿器或方形补偿器。水平顺流式体系中串联散热器组数不宜太多,可在散热器上设放气阀或多组散热器用串联空气管来排气,如图1.7所示 。
按衔接相关散热器的管道数量将热水采暖体系分为单管体系与双管体系,如图1.8所示。
单管体系是用一根管道将多组散热器顺次串联起来的体系,双管体系是用两根管道将多组散热器彼此并联起来的体系。多个散热器与其相关管一同构成采暖体系的根本组合体。如所相关的散热器坐落不同的楼层,则根本组合体构成笔直单管 ;如所相关的散热器坐落同一楼层,则根本组合体构成水平单管。图1.8(a)表明笔直单管的根本组合体,其左面为单管顺流式,右边为单管跨过管式;图1.8(b)为笔直双管根本组合体;图1.8(c)为水平单管组合体,其上图为水平顺流式,下图为水平跨过管式;图1.8(d )为水平双管组合体。多个根本组合体构成体系 。
单管体系节约管材、造价低、施工进度快。顺流单管体系不能调理单个散热器的散热量,跨过管式单管体系采纳多用管材(跨过管 )、设置散热器支管阀门和增大散热器来到达散热量在必定程度上的可调性。单管体系的水力安稳性也比双管体系好,但选用上供下回式单管体系时,往往底层散热器较大,有时构成散热器安置困难。双管体系可单个调理散热器的散热量,但管材耗量大、施工费事、造价高,且易发生笔直失调 。
按各并联环路水的流程,可将采暖体系区分为同程式体系与异程式体系。热媒沿各根本组合体流程相同的体系,即各环路管路总长度根本持平的体系称为同程式体系,如图1.9(a)所示。热媒沿各根本组合体流程不同的体系称为异程式体系,如图1.9(b)所示 。
水力核算时,同程式体系各环路易于平衡,水力失调(沿水平方向各房间的室内温度违背规划工况叫水平失调)较轻,安置管道合理时耗费管材不多。体系底层干管明设有困难时要置于管沟内。异程式体系节约管材、下降出资,但因为活动阻力不易平衡,常导致离热力进口邻近立管的流量大于规划值、远处立管的流量小于规划值的现象,要力求从规划上采纳办法处理远近环路的不平衡问题,如减小干管阻力、增大立支管路阻力或许在立支管路上选用功能好的调理阀等 。一般把从热力进口到最远根本组合体(图1.9中的根本组合体 ④)水平干管的打开长度称为采暖体系的作用半径。机械循环体系作用压力大,因而答应阻力丢失大,体系的作用半径大。作用半径较大的体系宜选用同程式体系 。
(1)机械循环体系作用半径大、习惯面广、配管办法多,体系挑选应依据卫生要求和修建物办法等具体状况进行归纳技能经济比较后确认。
(3)因为机械循环体系水流速度大,易将空气泡带入立管构成部分散热器不热,故水平敷设的供水干管有必要坚持与水流方向相反的斜度,以便空气能顺畅地和水流同方向会集扫除。
(4)管道内水的冷却而发生的作用压力一般可不予考虑,但散热器内水的冷却而发生的作用压力却不容忽视。一般应按下述状况考虑:关于双管体系,因为立管自身衔接的各层散热器均为并联循环环路,故有必要考虑各层不同的重力作用压力,以防止水力的竖向失调。重力循环的作用压力可按规划水温条件下最大压力的2/3核算。关于单管体系,若修建物各部分层数不同,则各立管所发生的重力循环作用压力亦不相同,故该值也应按最大值的2/3核算;当修建物各部分层数相同,且各立管的热负荷相近似时,重力循环作用压力可不予考虑。
(5)在单管水平串联体系中,规划时应考虑水平管道热胀补偿的办法。此外,串联环路的巨细一般以串联管管径不大于DN32mm为准则 。
高层修建楼层多,采暖体系底层散热器承受的压力加大,采暖体系的高度增加,更简略发生笔直失调。在确认高层修建热水采暖体系与会集热网相连的体系办法时,不只需满意本体系最高点不倒空、不汽化,底层散热器不超压的要求,还要考虑该高层修建采暖体系连到会集热网后 ,不会导致其他修建物采暖散热器超压。高层修建采暖体系的办法还应有利于减轻笔直失调。在遵循上述准则下,高层修建热水采暖体系可采纳多种办法。
分区式高层修建热水采暖体系是将体系沿笔直方向分红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体系的办法,行将体系分为高、低区或高、中、低区,其分界线取决于会集热网的压力工况、修建物总层数和所选散热器的承压才能等条件。分区式体系可一起处理体系下部散热器超压和体系易发生笔直失调的问题。低区部分可与会集热网直接或问接衔接,高区部分可依据外网的压力挑选下述办法。
高区采暖体系与热网直接衔接的分区式采暖体系如图1.10所示,向高区供热的换热站可设在该修建物的底层、地下室或中心技能层内,还可设在室外的会集热力站内。室外热网在用户处供给的资用压力较大、供水温度较高时可选用高区直接衔接的体系。
高区选用双水箱或单水箱的体系如图1.11所示,在高区设两个水箱,用泵1将供水注入供水箱3,依托供水箱3与回水箱2之间的水位差(图1.11(a)中的h)或运用体系最高点的压力(图 1.11(b))作为高区采暖的循环动力。体系中止运转时,运用水泵出口止回阀使高区与外网供水管断开,高区高静水压力传递不到底层散热器及外网的其他用户。因为回水竖管6的管内水高度取决于外网回水管的压力巨细,回水箱高度超越了用户地址外网回水管的压力。竖管6上部为非满管流,起到了将体系高区与外网别离的作用。室外热网在用户处供给的资用压力较小、供水温度较低时可选用这种体系。该体系简略,省去了设置换热站的费用。但修建物高区要有放置水箱的当地,修建结构要承受其载荷,水箱为开式,体系简略进空气,增大了氧化腐蚀的或许。
1—加压水泵;2—回水箱;3—进水箱;4—供水箱溢流管;5—信号管;6—回水箱溢流管
此外,还有不在高区设水箱,在供水总管上设加压泵,回水总管上设备减压阀的分区式体系;也有高区选用下供上回式体系,回水总管上设“排气断流设备”替代水箱的分区式体系。
双线式采暖体系只能减轻体系失调,不能处理体系下部散热器超压的问题,可分为笔直双线体系和水平双线所示 。
①笔直双线(a)所示为笔直双线热水采暖体系,图中虚线框表明出立管设置于同一楼层一个房间中的散热器,按热媒活动方向每一个立管由上升和下降两部分构成。各层散热器的平均温度近似相同,减轻了笔直失调。立管阻力增加,进步了体系的水力安稳性。这种体系适用于共用修建一个房间设置两组散热器或两块辐射板的景象。
② 水平双线热水采暖体系图1.12(b)所示为水平双线热水采暖体系,图中虚线框表明出水平支管设置于同一房间的散热器,与笔直双线体系相似。各房间散热器平均温度近似相同,减轻了水平失调。在每层水平支线,完成分层调理和减轻笔直失调。(3)单双管混合式体系图1.13所示为单双管混合式体系,该体系中将散热器沿笔直方向分红组,每组为双管体系,组与组之间选用单管衔接,运用了双管体系散热器可部分调理和单管体系可进步体系水力安稳性的长处,减轻了双管体系层数多时重力作用压头引起的笔直失调严峻的倾向,但不能处理体系下部散热器超压的问题。(4)热水和蒸汽混合式体系
关于特高层修建(如高度大于160m 的修建),最高层的水静压力已超越一般的管路附件和设备的承压才能(一般为1.6MPa),可将修建物沿笔直方向分红若干个区,高区运用蒸汽做热媒向坐落最高区的汽水换热器供给蒸汽,低区选用热水作为热媒,依据会集热网的压力和温度决议选用直接衔接或直接衔接。该体系如图1.14所示,图中低区选用直接衔接。这种体系既可处理体系下部散热器超压的问题,又可减轻笔直失调。
1.3.1 管道安置的根本准则管道安置的根本准则是使体系结构简略,节约管材,各个并联环路压力丢失易于平衡,便于调理热媒流量、排气、泄水,便于体系设备和检修,以进步体系运用质量,改进体系运转功用 ,确保体系正常作业。
安置热水采暖体系管道时,有必要考虑修建物的具体条件(如平面形状和结构尺度等)、体系衔接办法、管道水力核算办法、室外管道方位或运转等状况,恰当地确认散热设备的方位、管道的方位和走向、支架的安置、弹性器和阀门的设置、排气和泄水办法等。规划热水采暖体系时一般先安置散热设备,然后安置干管,再安置立支管。关于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安置,既要逐个进行,又要全面考虑,即安置散热设备时要考虑到干管、立支管、胀大水箱、排气设备、泄水设备、弹性器、阀门和支架等的安置,安置干管和立支管时也要考虑到散热设备等附件的安置。
为了合理地分配热量,便于运转操控、调理和修理,应依据实践需求把整个采暖体系区分为若干个分支环路,构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小体系。区分时,尽量使热量分配均衡,各并联环路阻力易于平衡,便于操控和调理体系。条件答应时,修建物采暖体系南北向房间宜分环设置。下面是几种常见的环路区分办法 。
回水干管假如敷设在地上上,底层散热器下部和地上之间的间隔也应满意回水干管敷设斜度的要求。假如地上上不答应敷设或净空高度不行时,应设在半通行地沟或不通行地沟内。供 、回水干管的敷设斜度应满意《暖通空调规范》的要求。
(5)室内采暖体系的供一个阀门,立管的上、下端应各设一个阀门,以便于检修时封闭。热水采暖体系热力进口处的供、回水总管上应设置温度计、压力表和除污器,必要时还应装设热量表。
(6)散热器的供、回水支管应考虑防止散热器上部积存空气或下部放水时放不净,应沿水流方向设下降的斜度,如图1.21所示,斜度不得小于0.01。
当采暖管道有必要穿过防火墙时,在管道穿过处应采纳防火封堵办法,并在管道穿过处采纳固定办法,使管道可向墙的两边弹性。采暖管道穿过隔墙和楼板时,宜装设套管。采暖管道不得同运送蒸汽燃点低于或等于120℃的可燃液体或可燃、腐蚀性气体的管道在同一条管沟内平行或穿插敷设。
③ 室内采暖体系供、回水干管环管安置应为管道天然补偿创造条件。没有天然补偿条件的体系宜选用波纹管补偿器,补偿器设置方位及导向支架设置应契合产品技能要求。④ 采暖体系主立管应按要求设置固定支架,必要时应设置补偿器,宜选用波纹管补偿器。⑤ 笔直双管体系散热器立管、笔直单管体系中带闭合管或直管段较长的散热器立管应按要求设置固定支架,必要时应设置补偿器,宜选用波纹管补偿器。
立管固定支架荷载力核算应考虑管道胀大推力和管道及管内水的重力荷载。选用天然补偿的管段应进行管道强度校核核算。
③ 应设置检修人孔,人孔距离不大于30m,管沟总长度大于20m时人孔数不少于2个。检修阀处应设置人孔。人孔不该设置在人流首要通道上、重要房间、澡堂、厕所和住所户内,必要时可将管沟延伸至室外设人孔。④ 管沟不得与电缆沟、通风道相通。
1.把握分户热计量采暖体系的负荷核算办法;2.了解常见的热计量设备的结构;3.把握合适分户热计量的各种体系办法;
2.能够进行住所分户热计量采暖体系办法的确认;3.能够正确进行分户热计量采暖体系各种管材的选用。
分户热计量是指以住所修建的户(套)为单位,计量会集供暖热用户实践耗费热量的供暖办法。《民用修建节能办理规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规则:新建寓居修建的会集采暖体系应当运用双管体系。”因而,分户热计量经过对用户进行公正收费,完成供热市场化、商品化,能够有用完成修建节能。一起,分户热计量经过温控阀等办法可为用户供给调理操控手法,用户能够依据自己的需求调理室温、操控采暖量,进步了修建的热舒适度,改进了热网供热质量 。会集供热按户计量的主导办法是选用热量表和热量分配表计量,而选用热量表或热量分配表按户进行计量对采暖体系办法的要求却大不相同。不管选用哪种计量办法,对采暖体系的要求都要既能满意计量需求,又应具有调控室内温度的功用。
热量表是依据丈量采暖体系入户的流量和供、回水温度来核算热量的,因而,分户计量要求采暖体系在规划时每一户要独自安置成一个环路。只需满意这一要求,关于户内的体系选用何种办法,则可由规划人员依据实践状况确认。关于多层和高层住所修建来说,若想每一户自成一个环路,体系首先应具有与各户环路衔接的供、回水立管,然后户内可依据状况规划成双管水平串联、单管水平跨过式、双管水平并联式、上供下回式、上供上回式或地板辐射采暖等体系办法 。
上述两种下分式体系的供、回水水平支管均坐落本层散热器下。依据具体状况,管道可采纳明装办法,即沿踢脚板敷设,亦可采纳暗敷办法。暗敷经常用以下两种办法:① 暗敷在本层地上下沟槽内或垫层内;② 镶嵌在踢脚板内 。选用暗敷办法时,需留意不同管材的衔接办法。不同塑料管材应采纳不同的衔接办法 。
关于PB管和PPR管,依据管材特色,除分支管衔接件外,垫层内不宜设其他管件,且埋入垫层内的管件应与管道同原料,可选用热熔衔接的办法;而关于PEX 管和XPAP管,不能选用热熔衔接的办法,并且垫层内不该有任何管件和接头,水平管与散热器分支管衔接时,只能在垫层外用铜制管件衔接。(3)上分式双管体系如图1.24所示。(4)上分式单管跨过式体系如图1.25所示。
从水力学意义上讲,户内办法为双管体系和单管跨过式体系时均可完成分室控温的功用,即每组散热器散热量可调。可是从变流量特性视点剖析,户内体系选用双管办法要优于单管跨过式体系。首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 双管体系具有杰出的变流量特性,即户内体系的瞬时流量总是等于各组散热器瞬时流量之和,体系变流量程度为100%;而关于单管跨过式体系,即便每组散热器流量均为零时,户内体系仍有必定的流量,并且旁通流量还很大。
(5)章鱼式双管异程式体系如图1.26所示 。(6)地板辐射采暖如图1.27所示 。
地板辐射采暖体系供、回水办法为双管体系,因而,只需在各户的分水器前设备热量表即可完成按户计量,如在每个房间支环路上增设恒温阀便可完成分室控温。可是,考虑到地板辐射采暖体系的特色,其结构层的热惰性很大,个别调理流量后到达安稳的时刻较长。因而,设置分户的温控设备宜稳重。
现在我国绝大多数采暖住所(多层或高层)遍及选用下行下给的单管或混合单双管热水采暖体系,每户都有几根采暖立管别离经过房间,不或许在该户各房间中的散热器与立管衔接处设置热量表,这样不只构成体系过于杂乱,并且费用贵重。关于这类传统的采暖体系,则宜在各组散热器上设置分配表,结合设于楼口的热量总表的总用热量数据,就能够得出各组散热器的散热分配量。热分配表的办法在每户自成体系的新建工程中不宜选用,但对采暖体系为上下贯穿办法的旧有修建,用热量分配表合作总管热量表是一种可行的计量办法,在西欧已运用多年,并且近些年东欧各国供热变革也成功地选用了此种计量办法。其运用办法是:在每个散热器上设备热分配表,丈量核算每个住户用热份额,经过总表来核算热量;在每个采暖季完毕后,由作业人员来读表,依据核算,求得实践耗热量。(1)笔直式单管体系
图1.28 加两通温控阀的笔直单管体系 图1.29加三通温控阀的笔直单管体系
因为双管体系存在着笔直重力失调现象,往往只运用于4层及以下采暖体系。在每组散热器进口处设备温控阀(图1.30)不只可使体系具有可调性,并且增大了结尾阻力。温控阀一般引荐的压降约为10kPa,而每米高差的“天然作用压力”只有约160Pa(供、回水温度为95℃/70℃),相对温控阀而言十分小。所以,关于设有温控阀的双管体系,楼层数对体系水力工况影响很小 。
总的来说,靠设备于散热器上的热分配表和修建进口的热量表进行分摊供热量的计量,其核算办法杂乱,一起热分配表的运用推行还需求结合国内的散热器进行测验实验,该作业需由专门的检测组织进行配套检测,实验的作业量很大。因为热分配表读数并不是反映实践用热量,所以实践运用上会呈现当年与从前相同的刻度而所交付费用却不同的现象,引起收费的紊乱。热分配表的最大优势是,关于许多现有传统办法的单管采暖体系,能够仅在各组散热器前增加跨过管和温控阀,即可选用热量分配表实施供热计量。关于新建体系推行按户分环,有必要选用户型热量表。而电子式热分配表适用于任何办法的采暖体系,其价格或许是约束要素之一。
众所周知,双管体系的最大缺陷是笔直失调问题。因而,从笔直失调视点来判别上述四种体系办法的好坏,即在不额定设置阻力平衡元件的状况下,寻求易于战胜重力水头影响,能完成较好水力平衡的体系。
从定性的视点剖析,楼层越高重力作用附加压头越大。下供下回异程式体系上层环路长,刚好对上层较大的重力作用压头起一个抵消作用,而基层重力作用压头小,基层较短的环路所需战胜的阻力亦小。因而,能够得出结论:在同等条件下,下供下回异程式双管体系在水力平衡方面优于其他三种办法。
散热器采暖是多年来修建物内常见的一种采暖办法。跟着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开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新资料、新技能日益推行运用,这种传统采暖办法的坏处日益突出,如舒适性差、能耗大、耗钢材多、不便于按热计量、不便于分户分室控温等。而辐射采暖就是战胜这些坏处的更好办法。散热器首要是靠对流办法向室内散热,对流散热量占总散热量的50%以上。而辐射采暖是运用修建物内部顶棚、墙面、地上或其他外表进行供暖的体系。辐射采暖体系首要靠辐射散热办法向房间供给热量,其辐射散热量占总散热量的50%以上。
辐射采暖是一种卫生条件和舒适规范都比较高的供暖办法。与对流采暖比较,辐射采暖具有以下特色 :(1)对流采暖体系中,人体的冷热感觉首要取决于室内空气温度的凹凸。而辐射采暖时,人或物体遭到辐射照度和环境温度的归纳作用,人体感触的实感温度可比室内实践环境温度高2~3℃,即在具有相同舒适感的前提下,辐射采暖的室内空气温度可比对流采暖时低2~3℃。(2)从人体的舒适感方面看,在坚持人体散热总量不变的状况下,恰当地削减人体的辐射散热量,增加一些对流散热量,人会感到更舒适。辐射采暖时人体和物体直接承受辐射热,削减了人体向外界的辐射散热量。而辐射采暖的室内空气温度又比对流采暖时低,正好能够增加人体的对流散热量,因而,辐射采暖对人体具有最佳的舒适感。
(4)辐射采暖不需求在室内安置散热器,少占室内的有用空间,也便于安置家具。(5)削减了对流散热量,室内空气的活动速度也下降了,防止室内尘土的飞扬,有利于改进卫生条件。
低温辐射采暖的首要办法有金属顶棚式,顶棚、地上或墙面埋管式,空气加热地上办法,以及电热顶棚式和电热墙式等,其间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近几年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低温辐射采暖比较合适于民用修建与公共修建中考虑设备散热器会影响修建物和谐和漂亮的场合。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是指在冬天以温度不超越60℃、体系作业压力不大于0.8MPa的低温热水为热媒 ,经过分水器与埋设在修建物内楼板结构层的加热管进行不间断的热水循环,热量由地板辐射向室内空间散热,以到达取暖的意图。地板辐射采暖热源广泛,对会集供热热源选用二次水交流,也可单设独立热源(如燃油燃气锅炉、分户壁挂炉等),还可选用其他供回水、余热水、地热水等作为热源。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是辐射采暖办法中运用最广泛、规划设备技能最老练的办法,它具有舒适、卫生、不占面积、高效节能、热安稳功能好、运用寿命长、运转费用低一级长处,有逐步替代散热器采暖的趋势 。1.5.3.2 中温辐射采暖
中温辐射采暖一般运用钢制辐射板散热。依据钢制辐射板长度的不同,可分红块状辐射板和带状辐射板两种办法。带状辐射板是将单块的块状辐射板按长度方向串联而成,一般沿房子长度方向安置,长度可达数十米,水平吊挂在房顶或屋架下弦的下部。带状辐射板适用于大空间修建,其排管较长,加工设备没有块状辐射板便利,并且其排管的胀大性、排气及凝结水的扫除问题等较难处理。假如在钢制辐射板的反面加保温层,能够削减反面的散热丢失,让热量会集在板前辐射出去,这种辐射板称为单面辐射板。其反面方向的散热量大约只占板面总散热量的10%。假如钢制辐射板反面不加保温层,就成为双面辐射板。双面辐射板的散热量可比相同的单面辐射板增加30%左右。
钢制辐射板的特色是选用薄钢板,钢板厚度一般为0.5~1.0mm,加热管一般为水煤气钢管,管径有 DN15mm、DN20mm和DN25mm,首要运用在巨大的出产厂房和一些大空间的民用修建中(如商场、展览厅、车站等),也可用于公共修建的部分区域或部分作业地址采暖。
电红外线辐射采暖设备中运用较多的是石英管或石英灯辐射器。石英管红外线辐射器的辐射温度可达 990℃,其间辐射热占总散热量的78%。
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体系由一个或多个独立的真空体系组成,每个真空体系包含一台真空泵、操控体系、必定数量的发生器和热交流器。体系的热交流器由100mm直径的钢管衔接成的管路及掩盖在其上方的高效铝合金反射板构成,该体系选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或煤气等气体作热源,经发生器焚烧后,加热发生器中的空气,构成800~900℃的高温,借助于离心风机或真空泵的作用,将加热后的空气及焚烧后的产品运送到辐射管内,加热辐射管发生远红外线,向外传递热量。
燃气红外线辐射采暖适用于燃气丰厚而价廉的当地,它具有结构简略、辐射强度高、外形尺度小、操作简略等长处,适用于大空间修建的采暖。假如条件答应,可用于工业厂房或一些部分作业点的采暖,是一种运用较广泛、作用较好的采暖办法,但运用时应留意防火、防爆和通风换气。
1..5.4.1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的加热管敷设于地上填充层内的加热管,应依据耐热年限、热媒温度和作业压力、体系水质、资料供给条件、施工技能和出资费用等要从来挑选管材。现在国内用于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的管材中,首要有交联铝塑复合管(PAP、XPAP)、聚丁烯管(PB)、交联聚乙烯管(PEX)、无规则共聚聚丙烯管(PPR)。
③ 有特殊要求的管材,厂家应供给相应说明书。(2)低温热水体系的加热管应依据其作业温度、作业压力、运用寿命、施工和环保功能等要素,经归纳考虑和技能经济比较后确认。
(4)加热管外壁标识应按相关管材规范履行,有阻氧层的加热管宜注明。与其他采暖体系共用同一会集热源的热水体系,且其他采暖体系选用钢制散热器等易腐蚀构件时,塑料管宜有阻氧层或在热水体系中增加除氧剂。
住所修建中按户区分体系,能够便利地完成按户热计量,各首要房间分环路安置加热管,便于完成分室操控温度。约束每个环路的加热管长度不超越120m和要求各环路加热管的长度挨近持平,以有利于水力平衡。对可主动控温的体系,各环路管长可有较大差异。关于壁挂炉体系,加热管长度应依据壁挂炉循环水泵的扬程经核算确认。
加热管采纳不同安置办法时,会导致地上温度散布不相同。布管时,应本着确保地上温度均匀的准则进行,将高温管段优先安置于外窗、外墙侧,使室内温度散布尽或许均匀。加热管的安置办法许多,一般有图1.32、图1.33和图1.34所示的几种办法。
地上散热量的核算建立在加热管距离均匀安置的基础上,实践上房间的热丢失首要发生在与室外空气邻接的部位,如外墙、外窗、外门等处。为了使室内温度散布尽或许均匀,在接近外窗、外墙等区域,管距离能够恰当地缩小 ,而在其他区域则能够将管距离恰当扩大。可是,为了使地上温度散布不会有过大的差异,最大距离不宜超越300mm。
本单元首要介绍了天然循环热水采暖体系的原理与办法,机械循环热水采暖体系的原理与办法,合适分户热计量的体系办法、辐射采暖体系等常识。
经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天然循环和机械循环热水采暖体系作业原理,把握天然循环和机械循环热水采暖体系的根本办法。把握合适分户热计量的体系办法、辐射采暖体系等常识,重点是机械循环热水采暖、分户热计量体系、辐射采暖体系等常识。
1.2 简述天然循环采暖体系、机械循环采暖体系的作业原理。试比较两者的不同之处。
1.4 单管体系和双管体系的办法各有什么特色?1.5 常见的白然循环采暖体系、机械循环采暖体系办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特色?1.6 什么是同程式采暖体系和异程式采暖体系?
1.8 分户热计量采暖办法有什么特色?为什么要进行住所采暖的分户热计量?
1.13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体系常用的管材有哪儿种?它们的功能有什么区别?1.14 热水辐射采暖体系加热管的安置一般有哪儿种办法?
声明:该文观念仅代表作者自己,搜狐号系信息发布渠道,搜狐仅供给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上一篇:供热工程(第三版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适用)[蒋志良] 下一篇:山东:农村区域敞开清洁取暖工程“回头看”